新闻资讯
长期在-20℃冻存的细胞会怎么样呢?
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,为了更好而长期地研究细胞生物学功能,需要将良好状态的细胞保存起来,以备将来使用!
我们实验室也不例外,春节前将转染慢病毒的293T细胞冻存后放入-20℃冰箱程序降温,回家归心似箭忘记转入液氮中,节后实验小姐姐抱着好奇心想看看细胞冻存后在-20℃放置十天会咋样,对冻存的细胞按照标准操作进行了细胞复苏。
将复苏后的细胞放置于CELLImage全自动活细胞成像仪10X镜头上,进行观察拍照,图像如下:
293T-GFP复苏0h:
293T-GFP复苏6h:
293T-GFP复苏12h:
293T-GFP复苏18h:
通过小编用CELLImage全自动活细胞成像仪在培养箱内拍摄的293T-GFP细胞复苏后不同时段图像,大家可以看到细胞基本上完全趋于死亡,说明细胞低温保存的关键,在于通过0~20℃阶段的处理过程。
冻存细胞正确的程序性降温环节供大家参考:首先 ﹣4 ℃ 30 分钟,20 ℃ 30 分钟,﹣80 ℃过夜,最后进行液氮保存。
另有一种比较实用的降温方法:用最少两厘米厚的医用棉纱将冻存管紧紧包裹,扎紧,直接放入-70 ℃冰箱,隔夜取出冻存管直接放液氮冻存。或直接采用程序性降温盒更为方便。
细胞冻存的原理则是随着温度降低,细胞内的酶活性会逐渐降低,当温度到-70℃左右,酶活性几乎为0,代谢活动停止;到-130℃左右,细胞能达到最佳活率;在液氮中-196℃左右可以实现长期保存。然而,随着温度降低,细胞内外的水分也会“结冰”并形成冰晶,冰晶能导致细胞内发生机械损伤、电解质升高、渗透压改变、脱水、pH改变、蛋白变性等,能引起细胞死亡。因此常加入冷冻保护剂甘油或二甲基亚砜(DMSO)。DMSO能快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,降低冰点,延缓冻存过程,同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,提高细胞内离子浓度,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,从而达到保护细胞的目的。
言归正传,通过CELLImage全自动活细胞成像仪观察-20℃冻存的细胞复苏后的状态,不仅让大家实时观察到错误冻存细胞后细胞的状态,也让大家认识到不规范操作对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,CELLImage全自动活细胞成像仪为您的生物细胞实验保驾护航,值得各位细胞生物研究工作者拥有!